美英貿易協定對油價的短期提振與長期矛盾 美英達成貿易協定后,市場對全球經濟復蘇的預期升溫,風險偏好回升推動油價單日上漲3%。然而,這種情緒驅動的上漲缺乏需求端實質性支撐,更像是對前期超跌的修正。
需求與供應的長期博弈 全球煉油利潤率反彈(歐美煉廠毛利同比漲120%)表明,油價下跌初期煉廠通過加工低成本原油獲利,但這種盈利模式依賴需求端的持續復蘇。若美國制造業PMI連續3個月低于50、中國煉廠開工率同比降5%,則利潤率反彈或難持續。
OPEC+產量政策與實際執行的偏差 盡管OPEC+八國宣布解除自愿減產,但4月實際產量環比下降12萬桶/日(路透調查數據),主要受三因素制約:
委內瑞拉制裁:美國收緊對委內瑞拉原油交易的制裁,導致該國出口量月環比減少25萬桶/日; 伊拉克減產執行:為彌補前期超額生產,伊拉克4月產量較配額低18萬桶/日; 利比亞地緣沖突:油田設備故障導致產量下降7萬桶/日。
當前國際油價呈現“情緒驅動上漲”與“供需基本面壓制”的矛盾格局。美英貿易協定帶來的樂觀情緒或被OPEC+增產不及預期、需求增長乏力所抵消。煉油行業雖在短期受益于成本下降,但需警惕需求季節性回落和政策干預風險。市場參與者需密切跟蹤OPEC+產量政策執行、地緣沖突演變及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,以靈活調整策略應對波動。 |